常見幣圈術語與概念
在幣圈投資中,了解基本術語是非常重要的,這能幫助你更順利進入市場。因此在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,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術語:
加密貨幣 :數位貨幣,利用密碼學技術保障交易安全,並控制新幣的創造。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是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貨幣。
區塊鏈 :分散式的公開資料庫技術,主要用於記錄加密貨幣交易,並確保資料不被篡改。
交易所:加密貨幣買賣平台,像是幣安、火幣等,提供加密貨幣的交易服務。
空投 :項目方為了推廣或獎勳用戶,免費發放代幣的行為。
FUD:指市場上恐懼、不確定和懷疑的消息,這些情緒會影響投資者信心,並可能導致市場波動。
挖礦 :通過計算機算力來驗證交易並創造新幣的過程,這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核心機制。
Pi 幣 :一種手機挖礦的加密貨幣項目,允許用戶通過手機進行加密貨幣挖礦,並吸引大量初學者參與。
幣圈其他常見術語
| 術語 | 定義 | 解釋 |
|---|---|---|
|
DeFi
|
去中心化金融
|
一種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統,允許用戶不依賴傳統銀行機構進行借貸、交易等金融操作
|
|
NFT
|
非同質化代幣
|
代表獨一無二數字資產的加密代幣,常用於藝術品、遊戲道具等領域
|
|
Token
|
代幣
|
用於表示某個區塊鏈項目內部價值的數位資產,與加密貨幣類似,但有不同的用途
|
|
Gas Fee
|
交易費
|
用於支付區塊鏈網絡上進行交易或運行智能合約的費用,通常以 ETH 計算,但是如果在交易所,則通常以USDT為計算單位
|
|
Staking
|
質押
|
將加密貨幣鎖定於網絡中,並參與驗證交易以獲得回報的過程
|
|
Whale
|
鯨魚
|
指持有大量某種加密貨幣的投資者,他們的交易行為能對市場價格造成較大影響
|
|
HODL
|
堅持持有
|
加密貨幣界流行的術語,指長期持有幣種,拒絕賣出
|
|
Bear Market
|
熊市
|
市場長期處於下跌狀態,投資者情緒悲觀,價格普遍走低
|
|
Bull Market
|
牛市
|
市場長期處於上漲狀態,投資者情緒樂觀,價格普遍走高
|
| 術語 | 定義 | 解釋 |
|---|---|---|
|
FOMO
|
恐懼錯過 (Fear of Missing Out)
|
指市場中因為看到其他人賺錢而產生的焦慮情緒,往往會促使投資者做出衝動決策
|
|
To the moon
|
幣價大幅上漲
|
這是幣圈用來形容價格暴漲的術語,意思是幣價如火箭般衝向月球
|
|
ATH
|
歷史最高價 (All Time High)
|
指的是某個幣的歷史最高價,常被用來衡量該幣的最高價位
|
|
Whitelist
|
預先名單/白名單
|
在某些幣種發行過程中,只有列在 Whitelist 中的用戶才能參與投資或獲得優先購買資格
|
|
搬磚套利
|
跨平台價差交易
|
在不同交易所之間利用價格差異買入賣出,賺取價差
|
|
空氣幣
|
沒有實際價值的幣
|
這些幣通常是沒有應用背景的加密貨幣,經常被視為無價值的炒作幣
|
|
CBDC
|
中央銀行數字貨幣
|
由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,與加密貨幣不同,屬於由中央銀行或政府背書
|
|
Play to Earn
|
玩遊戲賺錢
|
這是區塊鏈遊戲中的一種新模式,玩家在遊戲中完成任務、賺取代幣或NFT,賺取真實收益
|
幣圈到底怎麼賺錢?
很多人聽到幣圈,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可能就是「漲跌劇烈、有人一夜致富」。但如果把那些失敗案例先排除掉,實際上大部分人賺錢的方法還是有跡可循。雖然手法不同,但大致能分成幾條路 :
定投主流幣
很多人第一步都是從定投開始。比特幣、以太坊這些大幣雖然波動大,但長期來看有一定的市場共識。做法很簡單,就是固定時間買一點,無論價格高低都持續累積。等到牛市來臨時,這些累積下來的籌碼往往能帶來不錯的報酬。這種方式適合沒有太多時間盯盤、想穩穩參與幣圈的人。
放貸、質押、DeFi 收益
如果你已經有一些幣,不一定要放著不動。許多平台提供放貸或質押的機制,讓你把幣鎖定一段時間,換取利息或獎勵。更進一步,還有 DeFi 協議,可以透過流動性挖礦或收益農場,獲得額外的報酬。雖然報酬率看起來很吸引人,但要注意不同平台的安全性差異。
搬磚套利、網格交易
幣圈有個特點: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價格不一定完全一致。所謂「搬磚」就是在價格低的交易所買,再到價格高的交易所賣,賺取差價。隨著工具發展,還有網格交易這類機器人策略,能自動幫你在高低點間來回操作,適合不想盯盤但又想增加收益的人。雖然不會一夜暴富,但長期下來有機會累積穩定回報。
哪些幣種與項目值得關注?
知道怎麼賺還不夠,接下來要知道的是要投哪一種幣?
幣圈的幣種成千上萬,每天都有新項目出現,有些短時間就消失,有些則一路漲到成為主流。對一般投資人來說,沒有必要把每一個幣都研究透徹,但至少要分清楚哪些是基礎盤、哪些是穩定性資產,以及哪些屬於題材型的新星。下面三類,就是在市場上最常被討論、也最值得花心思去理解的。
經典藍籌幣:BTC、ETH
如果要問幣圈裡「投資什麼最賺錢」最常被點名的答案,非比特幣(BTC)和以太坊(ETH)莫屬。它們之所以被稱為「藍籌幣」,就是因為市場共識最強,不管牛市還是熊市,大家還是會回到這兩個。
比特幣的特色在於數量固定、抗通膨,加上它是第一個加密貨幣,被視為整個市場的基石。很多人拿它來類比數位黃金,因為不像新幣會忽然消失,比特幣存在已經超過十年,證明了它的韌性。
以太坊則不同,它的強項是應用生態。大部分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NFT、Web3 的應用,幾乎都是在以太坊上誕生或延伸出來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想參與幣圈的應用發展,很難繞過以太坊。
優勢:
- 流動性大,進出場容易
- 資訊透明,市場研究資源多
- 交易所支援度高,安全性較佳
- 長期趨勢有共識,適合定投
劣勢:
- 漲幅不如小幣誇張,爆發力有限
- 市場關注度高,波動也可能劇烈
- 需要長期持有才有明顯收益,耐心是必備條件
穩定幣與項目方的獲利:USDT
在幣圈裡,除了比特幣、以太坊,穩定幣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像 USDT(泰達幣)就是最常見的穩定幣,價值通常和美元掛鉤,讓投資人能在漲跌劇烈的市場中,有個暫時停泊的地方。
很多人會好奇:這些穩定幣自己不漲不跌,發行方怎麼賺錢?其實答案很簡單,他們的收入來源包含:
- 把使用者的美元存款拿去投資短期債券或金融商品
- 對交易所或機構收取服務費
- 部分資金進行放貸,賺取利息差
也因為這些方式,USDT 的發行方在 2023 年第一季就創造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淨利。
優勢:
- 價格相對穩定,可作為避險或中轉資金
- 幾乎所有交易所都支援,流通性強
- 可用來參與放貸、質押等低風險收益
劣勢:
- 發行方的資產儲備與透明度時常被質疑
- 雖然比小幣安全,但仍屬於幣圈資產,無法完全等同於銀行存款
其他題材幣與新興領域
除了 BTC 和 ETH 這些經典藍籌幣,幣圈還有不少題材型幣種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掀起熱潮。這些幣種的特點是「有故事、有題材」,吸引市場資金追捧,但風險也更高。常見的幾個方向包括:
- Layer2 解決方案:為以太坊分擔壅塞和高手續費問題,例如 Arbitrum、Optimism。這些幣隨著生態成長,可能有長期潛力。
- 新公鏈生態:像 Solana、Avalanche 這些,主打更快、更便宜的交易速度,吸引開發者和資金湧入。
- AI 概念幣:隨著人工智慧大熱,像 Fetch.ai、Render 這類 AI 題材幣,也常在市場情緒高漲時被炒作。
優勢:
- 題材性強,一旦熱潮來臨,漲幅可能非常驚人
- 參與早期項目,有機會低價進場,報酬率可觀
- 部分幣種與新技術或趨勢掛鉤,具備發展想像空間
劣勢:
- 風險極高,可能一夕爆紅,也可能迅速歸零
- 市場熱度消退後,幣價容易腰斬甚至消失
- 須花更多時間追蹤項目進度與市場氛圍
投資什麼最賺錢?幣圈 5 招判斷手法
看幣種市值排名:大幣更耐跌、流動性好
在幣圈裡,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挑幣,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先看市值排名。市值就像是餐廳的「人氣排行榜」,能上榜前幾名的,不一定是最好吃的,但至少代表很多人願意買單。
比特幣和以太坊長年穩居市值前兩名,流動性充足,你要買要賣都很容易,安全感比小幣強很多。反之,如果你去挑一些排名幾百名的冷門幣,可能今天熱炒一波就漲翻天,但過幾天熱度消退,幣價直接腰斬,甚至想賣都賣不掉。
所以,對新手來說,先從市值前段的幣下手,至少能降低踩雷的機會。不過要注意,市值大並不代表這個幣真的有用,這也是下一招要看的重點:應用生態。
看幣種應用生態:誰真的有人用
市值能告訴你一個幣有多大,但大不代表好。就像一個商場再豪華,如果裡面沒人逛,最後還是可能倒閉。幣圈也是一樣,光有排名不夠,更重要的是這個幣背後有沒有實際上的應用。
以太坊就是典型例子。它不只是發幣,而是整個 DeFi、NFT 的生態基礎。大部分知名的應用、協議都是在以太坊上誕生或延伸出來的,這也是為什麼 ETH 能夠長期保持價值。相反地,一些只靠炒作、卻沒有應用支撐的小幣,即使一度聲勢很高,最後還是容易歸零。
所以,在判斷要不要投資一個幣時,不妨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:除了拿來炒,這個幣到底能做什麼? 如果答案是空白,那大概不用浪費太多時間。當然,應用生態只是其中一個角度,還得看這個幣背後的團隊是否可靠,這就是我們下一招要談的重點。
看幣種團隊背景:專案是否有持續開發
再厲害的概念,如果沒有團隊長期經營也很難走得遠。幣圈也是一樣,背後的團隊是否有持續更新、積極推動,會直接影響這個幣的生命力。
舉例來說,比特幣雖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「公司團隊」,但它有龐大的開發者社群,持續改進安全性與網路運行。而以太坊更不用說,創辦人 Vitalik 帶領的團隊一直在推動升級,例如「合併」與「分片」技術,讓網路能支撐更多應用。相對地,有些幣一開始聲勢浩大,但團隊後來停更、社群也散了,價格自然一落千丈。
所以,判斷一個幣時,不妨去看它的白皮書、官網或社群更新頻率,這些都是能快速判斷是否「有人在經營」的重要指標。不過,就算團隊再強,也不能忽略市場的週期,因為幣圈漲跌往往還是跟牛熊行情有關,這就是下一招要說的。
看幣種歷史週期:牛熊循環怎麼抓
幣圈有句話叫「牛來了,豬都能飛」,意思就是牛市一到,不管什麼幣都會被推著漲;但熊市一來,再強的幣也可能腰斬。這就是幣圈特有的週期性,大概每三到四年就會有一個完整的牛熊循環,很多時候和比特幣的「減半」事件有關。
回顧歷史,比特幣在 2017 年的牛市衝上近兩萬美元,接著 2018 年一路跌到三千多;後來 2021 年又突破六萬,但 2022 年又回到一萬多。這種漲跌看起來驚人,但如果你有耐心拉長時間,就會發現它始終在高低起伏之間往上走。對投資人來說,理解週期的意義在於:不要盲目追高,也不要過早放棄。牛市時,可以分批出場鎖定收益;熊市時,則是定投和累積籌碼的好時機。這樣不僅能降低風險,也能增加在下一個牛市裡賺到錢的機率。
不過,光是看市場週期還不夠,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能承受的風險也不同。接下來最後一招,就是要談如何依照自身狀況來決定投資比例。
看幣種自身狀況:投資比例要符合風險承受度
再多的判斷方法,如果忽略了自己的狀況,其實都不算完整。畢竟,每個人的收入、生活壓力、風險承受度都不一樣,投資配置當然也要量力而為。幣圈的漲跌幅度很大,如果投入超過自己能承受的金額,就算幣價只是短暫下跌,也可能讓人心慌到半夜睡不著。
一個簡單的原則是:不要拿生活必需的錢去投幣圈。假設你是上班族,可以先從薪水的一小部分開始,比如 5%~10%,先體驗市場的波動,再慢慢調整比例。如果是本來就有投資經驗的人,也能依照自己對風險的接受度,拉高到 20% 或更多,但一定要記得留有備用金,別讓自己被逼到無路可退。
這招看似老生常談,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。因為很多人進場時只看到「投資什麼最賺錢」,卻忘了先問「我能承受多少風險」。當你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比例,才是真的把投資當成長期規劃,而不是賭博。
想要快點翻身?短線玩法的機會與陷阱
短線玩法向來是幣圈最吸引眼球的部分,因為回報看起來快又猛。但別忘了,高報酬的背後一定藏著高風險。
合約交易與槓桿:高風險高報酬的雙面刃
合約允許小本金撐大倉位,行情對了,獲利會讓人驚呼「一夜翻身」;但如果走反,虧損速度也一樣快。對新手來說,缺乏風險控制的槓桿,就像沒穿護具去衝浪,刺激但危險。
空投、水龍頭:小額參與的碰碰運氣
空投和水龍頭屬於低門檻玩法,只要完成任務或早期參與,就有機會領到代幣。有人花幾十美元手續費,最後拿到價值上千美元的代幣;但更多時候,你拿到的代幣根本沒人要。這類方式比較像抽樂透,適合抱著「中了就賺,沒中就算」的心態。
NFT 與 GameFi:題材熱潮下的翻倍傳說
NFT 和 GameFi 曾經引爆過市場熱潮,很多人因為低價鑄造或早期入場,短短幾天就翻了好幾倍。這類玩法吸引人的地方在於「題材新、想像力強」,特別容易帶動炒作。不過缺點也很明顯:熱潮過後,價格往往腰斬甚至歸零,最後留下的只有少數真正有價值的項目。對投資人來說,如果真的想碰,可以小額參與,千萬不要把大部分資金壓在這裡。
短線玩法整理表
| 短線方式 | 合約交易/槓桿 | 空投、水龍頭 | NFT / GameFi |
|---|---|---|---|
|
操作特色
|
小本金放大倉位
|
完成任務、早期參與
|
搶題材熱潮、早期入場
|
|
潛在好處
|
獲利速度快,報酬驚人
|
成本低,有機會白拿籌碼
|
熱潮時價格翻倍快
|
|
主要風險
|
方向錯誤就爆倉,損失可能 100%
|
多數項目價值有限,時間成本高
|
熱度退去後暴跌甚至歸零
|
新手的起點:風險控管才是真正的第一課
說到這裡,我們已經分析了很多幣圈投資什麼最賺錢的方法,但如果你是一位剛加入的新手,那真正該先學會的,其實是怎麼進行風險管控。風險控管看起來老生常談,卻是新手能否活下來的關鍵。以下幾個心法,值得牢記。
本金保護
在幣圈,虧錢比賺錢快得多。如果一次把本金輸光,就算之後有好的機會也沒能力再參與,所以第一步不是追高報酬,而是想辦法守住本金。設定停損、分批投入,都是降低一次性重傷的基本方法。
策略規劃
很多人輸錢不是因為幣不好,而是因為自己沒有計畫。看到幣漲就追,結果一跌又急著賣,最後賠在手裡。簡單的方法是:進場前先決定目標與停損點,該賣就賣,該停就停,不要被情緒綁架。
從簡單方式入門
新手一開始不需要玩花俏的策略。定投主流幣,或是用手上的幣去放貸、質押,這些方法報酬雖然不如短線驚人,但至少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相對安全。當你對市場有一定熟悉度,再考慮更複雜的操作也不遲。
避開陷阱
幣圈雖然機會多,但陷阱更多。假投資、假平台、甚至「保證高收益」的廣告,幾乎都是詐騙。新手在挑選交易所或平台時,務必要確認有一定的市場口碑與透明度。能避開這些陷阱,已經比大部分人更有優勢。
常見問答 Q&A
幣圈新手最適合從什麼開始?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定投主流幣(BTC、ETH)。不用盯盤、不用猜高低,固定時間投入,等週期上來自然會看到成果。
投資什麼最賺錢,真的只有比特幣嗎?
比特幣因為市場共識最強,確實是最穩定的選項之一,小幣題材也有機會暴漲,但相較起來風險更大。對大部分人來說,BTC、ETH + 少量題材幣,是比較平衡的做法。
為什麼幣圈一天到晚都有新幣?該怎麼判斷要不要跟?
幣圈本來就是創新快、市場熱度高的地方,新幣幾乎天天都有。判斷重點是:有沒有人用?團隊有沒有持續開發及更新?流動性夠不夠? 如果三個答案都打問號,那大多數情況下不值得投入。
上班族適合長期定投還是短線操作?
如果平常沒時間盯盤,長期定投會比較合適;短線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,不然很容易追高殺低。把投資方式和自己的生活型態對齊,才是能走得長久的方法。
投資加密貨幣風險大嗎?怎麼避開?
風險一定有,因為幣圈的波動比傳統投資大很多。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比例,不要用生活必需的錢去投資,並且選擇流動性高、資訊透明的幣和平台。學會分散與保護本金,才是避開風險的關鍵。
總結
幣圈的確是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市場,但想要在裡面走得久,不應該只盯著短期獲利。穩健的方法像是定投主流幣、利用質押或放貸累積收益,可以幫助投資人長期參與;短線玩法雖然能帶來刺激和快速回報,卻更適合作為小額嘗試。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風險控管,守住本金,才有機會等到下一次的行情。想要學習更多幣圈相關的知識與實用技巧,歡迎持續關注幣聖課,我們會分享更多值得參考的觀點與經驗。